王勤,趙青,吳榮生,陶新明,張 宸
摘要:綜述了國內外Cu基、Pd基2類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氫催化劑的最新研究進展,分析了催化劑失活的原因,提出了提高催化劑活性、選擇性和穩(wěn)定性的措施。
關鍵詞:甲醇重整;Cu基催化劑;Pd基催化劑;失活;穩(wěn)定性
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長,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以及由此帶來的環(huán)境、氣候問題也日益嚴重。尋找和開發(fā)更清潔、高效的能源技術是21世紀的一個重要任務,各國政府對新能源產業(yè)也給予了大量的政策性扶持和財力支持。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(PEMFC)是最有希望的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續(xù)能源轉換裝置,具有功率密度高、能量轉換效率高、操作溫度低、排放無污染等優(yōu)點,非常適合用于便攜式電源、固定式備用發(fā)電和汽車動力電源等領域。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規(guī)?;瘧?,首先必須有來源廣泛、可靠、廉價的氫源。然而現階段,與氫能利用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尚未成熟,制氫、儲氫無法滿足燃料電池對分散氫源的需求,因此,以烴類、醇類等化石燃料現場重整制氫提供給燃料電池發(fā)電,被認為是近中期最現實的解決方案之一。與其他燃料相比,甲醇來源廣泛,價格低廉,便于儲存和運輸。甲醇重整制氫的反應溫度相對較低、氫氣產率高,設備簡單,這些優(yōu)點使得甲醇重整制氫技術非常適合用在燃料電池領域。甲醇重整制氫主要有3種途徑,甲醇水蒸氣重整制氫、甲醇部分氧化重整制氫和甲醇自熱重整制氫。其中,甲醇水蒸氣重整制氫的反應條件溫和、重整氣中H2含量高,副產物少,是近年來發(fā)展最快、最成熟的方式。甲醇水蒸氣重整技術的關鍵是催化劑。為了滿足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對氫燃料的要求,重整催化劑需具備高活性、高選擇性以及高穩(wěn)定性,確保高效率地產出氫氣,同時降低合成氣中CO的體積分數(<10×10-6),避免燃料電池的陽極催化劑中毒。在眾多類型中,針對Cu基和貴金屬Pd催化劑的研究最為廣泛,本文中綜述了近幾年國內外關于這2類催化劑的研究進展,分析了催化劑失活的原因,提出了提高催化劑綜合性能的措施。
1 Cu基催化劑
Cu基催化劑因高活性和對氫氣的高選擇性而備受關注。大量文獻表明,Cu相活性組分的分散水平越好、Cu金屬比表面積越大、Cu的顆粒尺寸越小,越容易獲得高性能。研究者們從催化劑的制備方法、助劑和載體的選擇以及材料的改性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,并獲得了一批研究成果。
1.1制備方法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
常用的Cu基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浸漬法、熱液合成法、共沉淀法以及凝膠法等。其中,共沉淀法制備的催化劑一般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,催化反應中甲醇的轉化率也較高。Talkhoncheh等分別采用均勻沉淀法和尿素-硝酸鹽燃燒法合成了CeO2改性的CuO/ZnO/Al2O3/ZrO2納米催化劑,用于甲醇水蒸氣重整制氫。研究發(fā)現,采用均勻沉淀法以及加入CeO2助劑,改善了CuO和ZnO的分散性,降低了CuO和ZnO的相對結晶度,催化劑顆粒更小,低溫活性更好,在220℃以下能將甲醇完全轉化。Ahmadi等利用超聲化學輔助共沉淀法制備了CuO/ZnO/ZrO2/Al2O3納米催化劑。實驗發(fā)現,超聲功率越高,催化劑的比表面積越大,活性越好。在90W超聲功率的輔助下,催化劑在較低溫度(200℃)下便可實現100%的甲醇轉化。
1.2助劑和載體的選擇
助劑和載體的選擇對催化劑的性能有重要影響。堿金屬和稀土金屬常用作Cu基催化劑的改性材料。一項新研究介紹,Cu-Al尖晶石氧化物被成功用于甲醇水蒸氣重整制氫反應,且無需還原預處理,避免了反應前銅顆粒的燒結。催化劑中少量的CuO相可在低溫下引發(fā)重整反應,之后Cu從CuAl2O4相中被逐漸釋放出來維持重整反應。Ce、Pr和La等稀土金屬因其堿性而被用于中和催化劑中的酸性位點,起到抑制燒結和積碳的作用。楊淑倩等研究了稀土摻雜改性對Cu/ZnAl催化劑性能的影響。結果顯示,Cu的比表面積越大,還原溫度越低,催化劑的活性越高。其中,Ce/Cu/ZnAl催化劑在250℃時,甲醇轉化率達到100%,CO的體積分數為0.39%,相比Cu/ZnAl催化劑,甲醇轉化率提高了近40%。
Al2O3因價格低廉、比表面積大,常被用作Cu基催化劑的載體。ZrO2具有較強的抗燒結能力,用作載體時,即使反應溫度達到500℃,依然能保持催化劑的穩(wěn)定,但ZrO2的比表面積略低。CeO2具有儲氧性能,有利于保持銅的分散性和抑制焦炭的產生。也有研究者將Cu/ZnO催化劑負載在碳納米管上,并實現了良好的分散和催化性能。
1.3其他影響因素
材料本體結構中的缺陷,例如微應變和結構失調,也會對催化的活性產生影響。Kniep等研究了銅基催化劑的活性與相結構的關系。制備過程中,沉淀物在陳化期間發(fā)生了非晶態(tài)到結晶態(tài)的轉變,在納米結構銅顆粒中實現了較大程度的微應變,銅和氧化鋅晶粒更細小,有助于提高催化劑的活性。Wang等研究了氧化鋯負載氧化銅催化劑中焙燒溫度的影響。結果表明,氧化鋯載體的結構演變隨著焙燒溫度的變化而變化,在550℃時,主要晶相為四方相ZrO2,表層主要為單斜相ZrO2,該樣品在甲醇轉化率和產氫速率方面表現出色。
1.4 Cu基催化劑失效分析
Cu基催化劑失活的原因主要包括熱力學燒結、積碳、中毒等。Cu的熱穩(wěn)定性很差,僅高于Ag,Cu基催化劑一般只能在低于300℃的條件下工作。選擇合適的載體,有助于緩解Cu基催化劑的燒結和積碳問題。Al2O3是Cu/ZnO催化劑的結構促進劑,能抑制Cu晶粒的熱力學燒結。Patel等研究發(fā)現,將Ce添加到Cu-Zn-Al氧化物中,能顯著提升催化劑的長期穩(wěn)定性,這主要歸因于氧化鈰的高儲氧能力。部分被還原的氧化鈰中心以及可遷移氧,有助于結焦的氣化。進料氣中少量的硫化物或氯化物在高溫條件下很容易與Cu發(fā)生反應生成塊狀的CuS或CuCl2,附著在催化劑的表面,阻塞活性位點,導致催化劑失活。對反應原料進行脫硫預處理、控制反應溫度、優(yōu)化催化劑結構是提高催化劑穩(wěn)定性和壽命的有效手段。
2 Pd基催化劑
貴金屬基催化劑中最常用于甲醇水蒸氣重整制氫反應的是Pd/ZnO催化劑。研究者們對Pd/ZnO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和預處理條件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。同時,也在積極尋找具有比商用ZnO載體更高比表面積的新型載體。此外,在貴金屬的擔載量、顆粒尺寸以及合金元素對催化性能的影響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。
2.1載體的影響
載體對Pd基催化劑的活性具有重要影響。Xiong等在水熱條件下,以三嵌段共聚物Pluronic(F-127)為模板劑,采用超分子模板法合成了介孔ZnO載體(m-ZnO),并制備了相應的Pd/m-ZnO催化劑。與Pd/ZnO催化劑相比,Pd/m-ZnO催化劑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、H2產率和CO2選擇性,這歸因于m-ZnO載體所具有的大BET比表面積(124.7m2/g) 、均勻的孔分布以及與Pd之間較強的相互作用。
2.2催化劑的制備與預處理
Chin等研究了制備和預處理方法對Pd/ZnO催化劑性能的影響。使用高酸值的硝酸鈀水溶液可以改變ZnO載體的晶體結構和孔隙率。制備過程中ZnO的溶解以及Zn2+和Pd2+陽離子之間的混合程度可能影響PdZn合金的形成及其催化性能。Karim等研究了Pd/ZnO催化劑的預處理溫度對甲醇水蒸氣重整反應速率以及CO2選擇性的影響。根據以往研究,為了實現CO2的高選擇性,通常需要350℃的高溫預處理,以使Pd完全合金化(100%PdZn)。而他們的工作發(fā)現,在較低的還原溫度下也能夠獲得較高的CO2選擇性,但只有在消除了最小的顆粒(<2 nm)之后,這些小顆粒很可能是不利于CO2選擇性的金屬Pd單質。
2.3貴金屬的擔載量
Pd的擔載量是影響催化劑性能的另一個關鍵因素。隨著Pd擔載量的增加,催化劑表面Pd-Zn合金的濃度也隨之增加,然而,過高的擔載量會使Pd-Zn合金的晶粒尺寸變大,影響表面濃度的進一步提高。也有研究表明,Pd的擔載量過高會降低催化劑的活性,增加重整氣中CO的含量。Liu等研究了甲醇氧化重整反應中Pd/ZnO催化劑的性能與Pd擔載量的關系,證實了Pd-Zn合金的形成是氫選擇性生成的必要條件。與商用Cu-Zn催化劑相比,Pd/ZnO催化劑的高活性來源于Pd的高負載量(>5%)。通過增加ZnO上Pd的負載量,可以大大提高反應的選擇性。
2.4其他影響因素
Dagle等研究了催化劑的粒度對甲醇水蒸氣重整效率的影響,結果發(fā)現隨著PdZn晶粒尺寸的增加,CO的選擇性降低。分析原因,PdZn合金的顆粒長大導致缺陷位點的減少,從而阻礙了CO的產生。Wang等采用共沉淀技術,在5~14nm范圍內研究了PdZn晶粒尺寸對反應性能的影響。研究發(fā)現,當PdZn合金顆粒尺寸大于14nm時,甲醇轉化率降低。
除Zn外,Pd基催化劑中也可加入其他合金元素。Azenha等首次研究了Cu作為Pd/ZrO2催化劑助劑的作用。研究表明,在單斜晶態(tài)ZrO2負載的鈀中加Cu可使CO選擇性從50%大幅降低到5%。此外,Pd/Al2O3和Pd/CeO2等催化劑可以通過添加In、Ga等第二金屬,形成Pd-In、Pd-Ga合金而使性能得到很大改善。與Pd/ZnO催化劑類似,合金對CO2的高選擇性負責,金屬Pd對CO的選擇性負責。Pd和第二金屬的比例以及載體上的負載量對催化劑活性有顯著影響。
2.5Pd基催化劑失效分析
與Cu基催化劑相比,Pd基催化劑具有較好的穩(wěn)定性。Conant等比較了商業(yè)化的Cu/ZnO/Al2O3與Pd/ZnO/Al2O3催化劑的長期穩(wěn)定性和再生循環(huán)性能。結果表明,銅基催化劑在反應初始階段失活較快,隨后是連續(xù)的長期失活。經過60h的壽命試驗,銅基催化劑的甲醇轉化率降低了40%。另一方面,鈀基催化劑的初始失活為17%,在60h壽命試驗期間基本保持穩(wěn)定。關于再生循環(huán),經過氧化和還原處理后,鈀基催化劑恢復了初始活性,而銅基催化劑的失活趨勢未能得到抑制。Suwa等通過50h的壽命試驗對比了Zn-Pd/C和Pd/ZnO催化劑的穩(wěn)定性,證實2種催化劑都經歷了初始失活。利用XRD對試驗后的催化劑進行表征,發(fā)現了堿式碳酸鋅的生成以及氧化鋅含量的減少。結果表明,催化劑失活是由于氧化鋅晶體顆粒受到破壞引起的,這項研究可用于解釋上述鈀基催化劑初始失活的原因。
3結語
甲醇水蒸氣重整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現場制氫技術,能夠滿足分布式燃料電池發(fā)電系統(tǒng)以及車載燃料電池系統(tǒng)對氫源的需求。綜述了國內外Cu基和Pd基甲醇水蒸氣重整催化劑的研究進展。對于Cu基催化劑,提高Cu相的分散水平和比表面積,選擇合適的助劑和載體,有助于提高催化劑的活性和長期穩(wěn)定性。針對Pd/ZnO催化劑,采用高比表面積的ZnO載體,或將Pd/ZnO催化劑負載于Al2O3等載體上,能進一步提高催化性能。在追求高活性、高穩(wěn)定性的同時,降低重整氣中CO的含量也是催化劑的重要指標。今后的研究應集中在進一步解決Cu基催化劑失活和穩(wěn)定性問題,以及提高Pd基催化劑的活性。另外,采用與催化劑相適應的反應器可以極大地提高反應效率,因此,對結構型催化劑的研究也應給予足夠重視。
【上一篇:焦爐氣制甲醇反應過程和特點】
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