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云南解化集團有限公司 云南 開遠 661600)
摘要:針對CO中溫變換催化劑使用周期遠低于合理使用期,采取改善催化劑裝填、升溫、還原方案,優(yōu)化工藝運行,加強催化的日常生產維護管理,極大地延長了中變催化劑的運行周期,取得了良好運行效果。
關鍵詞: 中變催化劑 裝填 升溫 還原 維護
前言:我公司以褐煤為原料通過魯奇爐制氣生產合成氨,其中煤氣中的CO中溫變換催化劑在不同的時期采用過B104、B109、B113三種型號的催化劑,其使用壽命從開始的1年一更換,到2年、3年到現在的5~6年才更換一次,催化劑的使用壽命不斷被延長,節(jié)汽更加顯著,生產成本明顯降低。一方面是得益于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,生產工藝不斷優(yōu)化,新型低溫活性較好的催化劑不斷被研制運用;另一方面工程技術人員及操作人員對催化劑的認識逐步深刻,對催化劑使用、生產管理更加規(guī)范、科學、深入細致。
1、中變催化劑的裝填
裝填工作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,裝填工作如有失誤會使整個計劃更換期的時間內使生產受到損失,不能把這一重要的工作承包給毫無經驗的臨時工,而裝填時又缺乏嚴格的現場管理。
催化劑裝填首先應將催化劑過篩,因在運輸或包裝過程中,由于桷擦、滾、碰、撞等都會產生少量粉末或碎片,它們會在床層中形成局部堵塞而導致氣流分布不均。在直徑較大而裝填工作人員必須進入變換爐的情況下,工作人員不可直接踩在催化劑上,而應墊上木板,使身體重量分散在木板上。催化劑床按氣流進程的第一反應段上部的1/2或1/3部位,一定要放新的催化劑而不可放用過的舊的催化劑(即使是在第三段低溫條件下使用過的舊催化劑也不能放在一段上部),這樣,開車后才能有較低的進氣溫度,較高的變換率。催化劑裝填好后,上部應鋪一層(約50~100mm)耐火球。有一種想法是不妥當的,認為耐火球無催化活性,而用“高強度”的舊催化劑來代替耐火球。但是即使是用足也采不破的“高強度”舊催化劑,在高溫下碰上液態(tài)水,仍要粉化。耐火球是不會粉化的,因操作失誤而帶水滴進入中變爐,會在耐火球上蒸發(fā),從而保護催化劑。
裝填催化劑前要認真檢查中變爐內襯保溫材料是否有裂縫,或是底部襯網有無漏縫,防止開車后形成部分氣體短路,使CO變換率降低。另外清理爐內一切雜物,如塑料、木板,避免在用空氣升溫時發(fā)生燃燒導致催化劑床層局部超溫。
裝填過程中盡量想辦法避免催化劑從0.5m以上高度落下;裝填要緊密、均勻,采用袋子溜放的裝填辦法,應避免在一個部位堆積后再耙平;裝填后要及時封上人孔,避免催化劑回潮。
催化劑中鉻的氧化物,對人的呼吸及消化系統(tǒng)有嚴重傷害作用,工作人員應戴好保護防護用品,應嚴防催化劑粉塵污染。
圖1:我公司現中變爐催化劑裝填示意圖
2、中變催化劑的升溫、還原、投料生產
催化劑的升溫還原,實際上是催化劑制造的最后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其升溫還原效果的好壞必將影響到催化劑的實際使用效果,所以生產中對催化劑的升溫還原必須十分重視。
中變催化劑的升溫可采用空氣、過熱蒸汽、氮氣和燃燒爐惰氣等多種介質。提供升溫熱源可用燃燒煤氣的燃燒爐及電加熱爐。
2.1中變催化劑的升溫
我公司采用的是濕法脫硫氣作為燃料,通過燃燒爐燃燒煙氣對中變催化劑進行升溫還原。升溫的氣體空速可控制在150~300h-1,若大一些更好,有利于縮短升溫還原時間。
2.1.1過氧燃燒升溫階段
就是用脫硫煤氣在燃燒爐內加空氣燃燒,空氣過量,把中變催化劑從常溫升到120℃,升溫速度可控制在(25~30)℃/h,到120℃可視床層溫差情況,恒溫適當時間,以便催化劑能較好地脫水,并縮小床層溫差。在升溫過程中,絕大部分合成氨廠都沒有流量顯示,在配加燃料氣量、空氣量都是憑經驗,并借助滯后的手動分析判斷。所以加減空氣、燃氣量時切不可大手大腳以免造成煤氣過量而發(fā)生爆炸事故。在此階段催化劑不應超過200℃,以防止催化劑中的石墨游離炭燃燒。
2.1.2完全燃燒升溫階段
當催化床層平均溫度達到130℃時, 燃燒爐切煙氣放空,逐漸減空氣量,加燃氣量,中變通蒸汽徹底置換催化劑中的氧。合格的煙氣(O2≤0.5%,CO+H2≤3.0%)繼續(xù)對中變催化劑以(25~30)℃/h升溫至(200~230)℃。此階段由于煙氣成份控制較為嚴格,為了達到預定的升溫速度,在燃燒爐爐堂及出口可加入蒸汽,以加大空速,加入蒸汽量的多少取決于升溫速度的需要。
用濕工藝氣升溫,必須在該壓力下溫度高于露點(20~30)℃才能通蒸汽,以防止液態(tài)冷凝水出現,破壞催化劑的機械強度,嚴重時導致粉化。溫度達到近200℃,應保證汽/氣比值高于設計值,并逐步增高汽/氣;否則,可能使還原速度過快,溫度飛升至300℃以上,不但促使還原過程加速,并伴隨變換反應的放熱,引起超溫。
2.2中變催化劑的還原
大多數中變催化劑在175℃左右開始還原,250℃即可觀察到明顯的還原速度。
2.2.1中變催化劑還原的主要反應和可能發(fā)生的反應
主要反應是Fe2O3被還原為Fe3O4
3Fe2O3+H2→2Fe3O4+H2O,△H2980=-9.6kJ/mol [1]
3Fe2O3+CO→2Fe3O4+CO2,△H2980=-50.8kJ/mol [2]
絕大部分的中變催化劑中都含有CrO3, Cr6+被還原成Cr3+放熱量很大。
2CrO3+3H2→Cr2O3+3H2O,△H2980=-648.7kJ/mol [3]
2CrO3+3CO→Cr2O3+3CO2,△H2980=-808.2kJ/mol [4]
無論用惰氣升溫還原,還是濕氣升溫還原,一定要在還原前配入足夠的蒸汽量,才允許配入還原氣進行還原,否則會發(fā)生深度還原,生成金屬鐵
Fe3O4+4H2→3Fe+4H2O,△H2980=150kJ/mol [5]
Fe3O4+4CO→3Fe+4CO2,△H2980=-14.8kJ/mol [6]
生成金屬鐵的條件取決于P H2O/P H2和P CO2/P CO 的比值,當這一比值大于下表所列數據時,不會有金屬鐵生成。
表1 [7]
當在升溫還原過程中,保持燃料氣成分、壓力穩(wěn)定,工藝空氣壓力穩(wěn)定,防止已還原成Fe3O4催化劑由于燃燒爐燃料氣成分、壓力,工藝空氣壓力的波動,造成升溫氣過氧而被氧化,導致催化劑床層超溫。
4Fe3O4+O2→6 Fe2O3,△H2980=-466kJ/mol
催化劑中含有1~3%的石墨,是催化劑在制作過程中作為壓片成型時的潤滑劑,用空氣升溫時,應絕對避免石墨中游離炭的燃燒:
C+O2→CO2 ,△H2980=-621.3kJ/mol [8]
在這種情況下,催化劑常會超溫到600℃,甚至全部燒結。根據我公司20多年對中變升溫的經驗,在常壓或低于0.7MPa條件下,用空氣或過氧升溫,最高溫度不超過200℃是安全的。
2.2.2中變催化劑的還原操作
催化劑床層平均溫度達到180℃時,在升溫氣中O2≤0.5%,即可配入還原性氣體進行還原;因中變催化劑的還原是放熱反應,特別是CO的還原反應熱相當的大,因此操作必須十分慎重,要嚴格控制進氣中的CO含量,一般開始由0.5%、1%、2%……18% 依次慢慢增加。當配還原氣后,要增加分析頻率,以分析數據為指導,不能靠估計,防止CO過量。整個還原過程必須密切注意床層的的溫度情況,以(25~30)℃/h升溫速度把床層溫度提到(350~400)℃的主還原區(qū)進行恒溫還原。
總的要求,一般在還原過程中床層最高溫度不要超過400℃。在還原過程中,只要熱點溫度超過350℃并有較快的上升趨勢,為安全起見,應立即切斷升溫氣,同時通入大量蒸汽壓溫,并認真查找原因,針對問題進行相應調整,消除隱患后重新送氣入中變進行再升溫還原。
2.2.3還原終點的判斷
還原是否完成,主要從兩個方面判斷。第一是中變出口的CO濃度能穩(wěn)定達到3%左右的設計指標;其次是各反應段均有溫升,溫升△t和分析的相應各段的CO變換率基本相符。此時,即可逐步升壓至正常操作。
2.2.4中變催化劑升溫還原曲線圖
2.3注意事項
在整個中變催化劑的升溫還原過程中,入中變爐升溫氣的溫度不能超過500℃,超過此溫度,還原后的催化劑活性會降低,使用周期相對減少,而且高溫還原催化劑雖然還原速度可以提高,縮短還原時間,但發(fā)生超溫的危險性加大,甚至催化劑被燒結。要提高還原速度,最安全的辦法是提高空速。
若采用的是中溫變換后串Cu-Zn低變的生產工藝,在中變催化劑還原結束,逐步升壓至正常操作壓力的過程中,要對中變出口變換氣進行H2S分析,中變氣合格后才能送入低變進行生產。否則,要對中變催化劑進行放硫操作,以避免后系統(tǒng)的低變催化劑中毒。
2.4、我公司現中變催化劑升溫流程示意圖
3、中變催化劑生產中正常維護及管理
3.1、嚴格操作溫度,只要能滿足生產,且技術經濟指標合理就不提溫,以低溫操作為宜,以保證催化劑后期的提溫和壽命的延長。
3.2、穩(wěn)定生產工藝:熱點溫度波動每小時不超過±10℃,嚴格控制入中變爐煤氣中O2≤0.5%。
3.3、盡可能減少系統(tǒng)的開停車及加減負荷的次數,同時嚴格控制加減負荷速度,以有利于控制床層溫度的波動幅度,減少氣流對催化劑的機械強度沖擊。
3.4、開停車時嚴格控制卸壓速度小于0.2MPa/min,防止變換爐由于快速卸壓而導致催化劑爆裂,使床層阻力增大,影響正常生產。盡量避免用加石棉板爆破和強降壓返泄的方法來降低中變阻力。因中變催化劑在強泄壓的過程中會產生“爆米花效應”,催化劑更易粉化,其阻力增加會更明顯,不能根本解決問題。
3.5、防止蒸汽帶水或冷凝液帶入爐內,每次開停車時要排凈設備、管道內的冷凝液,以避免催化劑粉化而影響其活性。
3.6、盡量避免催化劑深度鈍化(除中變爐內檢修及催化劑需卸出),每鈍化一次,催化劑的活性將大大降低;長時間停車應加盲板與外界作有效隔絕,用氮氣吹盡爐內濕氣,并保持微正壓。
3.7、嚴格控制前工系的SiO2、MgO、碎轉化催化劑等雜物帶入。中變催化的更換,絕大部分都是因其阻力過高所致,極少是因為催化劑的活性較差所為。這雜物進入中變爐,覆蓋于催化劑的表面,一方面增加了中變阻力,另一方面,降低了催化劑的活性,使變換氣中CO升高,給后系統(tǒng)生產帶來危害,降低合成氨的產量。
3.8、提高入中變爐氣體的潔凈度,防止催化劑的硫、氯、砷、磷中毒。
表2 中 變 催 化 劑 運 行 數 據 表
說明: 從2001年3月~2006年9月中變用的是B109催化劑;2006年我公司對合成氨原料路線進行改造,現有中變爐不增加而生產負荷增加一倍;另外由于中變催化劑床層阻力高,嚴重影響合成氨產量,于2007年2月更換為低溫活性好的B113催化劑使用至今,滿足了生產工藝的需要。
4、總結
我公司合成氨凈化工系使用中溫變換催化劑已有20多年的歷史,通過嚴格、科學的催化劑裝填、升溫、還原及細致的生產維護,工藝優(yōu)化運行,催化劑的替力得到了充分挖掘,在保證催化劑高活性的同時,其使用周期不斷延長,生產長周期穩(wěn)定運行得到保障,對我公司降低合成氨生產成本起到了積極的作用。
四川蜀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
聯系電話:0825-7880085
公司官網:www.cuteyou.cn
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